光伏行業的困境,階段性地得到了緩解。
光伏玻璃巨頭福萊特的業績拐點,也已經到來。福萊特最新公布的2025年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。今年前三季度福萊特實現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24.6億元和6.376億元,同比分別下滑14.66%和50.79%。
光伏行業的困境,階段性地得到了緩解。
光伏玻璃巨頭福萊特的業績拐點,也已經到來。福萊特最新公布的2025年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。今年前三季度福萊特實現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124.6億元和6.376億元,同比分別下滑14.66%和50.79%。
從財報來看,雖然前三季度營收以及凈利潤仍下滑明顯。但具體到第三季度,其業績已經有了很明顯的改善。
財報顯示,第三季度福萊特分別實現營收和凈利潤47.27億元和3.765億元,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0.95%和285.47%,單季度業績「雙增」。另外,和2024年三季度-37.03%的營收增速、-122.97%的凈利潤增速相比,今年三季度福萊特的業績也明顯回升。
過去幾年,受光伏行業全面下行的影響,作為光伏玻璃巨頭的福萊特受到了巨大衝擊。
業績方面,2024年福萊特實現營收和凈利潤186.8億元和10.07億元,同比分別下滑13.2%和63.52%;拉長周期看,這是福萊特有記錄以來首次遭遇業績「雙降」的情況,其中凈利潤跌幅更是創出新高。而在股價表現方面,近年來福萊特股價持續走低,2022年到2024年福萊特的股價分別下跌42.84%、19.57%和24.82%。今年年內,福萊特跌幅仍下跌超17%。
毫無疑問,過去兩年福萊特過得十分艱難。如今,其在三季度重拾增長,凈利潤增幅高達285.47%,這是否意味著福萊特已經熬過「至暗時刻」?
陷周期困境
光伏玻璃,是光伏組件的一種核心輔材,承擔著保護電池片、提升光能轉化效率的關鍵作用。
資料顯示,光伏玻璃的高透光率、高強度及耐候性將直接影響組件的發電效率與壽命,隨著雙玻組件滲透率提高及N型技術普及,光伏玻璃在組件成本中的佔比達15%—20%,目前光伏玻璃已經成為光伏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而福萊特正是光伏玻璃這一細分領域的龍頭。
福萊特的前身,為1998年成立的嘉興市耐邦經貿有限公司。剛開始,公司以玻璃製品和化工產品銷售為主營業務。
2006年,福萊特迎來關鍵轉折點。彼時,國內光伏產業正處於萌芽階段,公司創始人阮洪良敏銳捕捉到光伏玻璃領域的巨大潛力。
雖然當時光伏玻璃在國內尚屬新興產業,面臨技術壁壘高、市場前景不明等諸多挑戰,但阮洪良還是毅然成立了上海福萊特玻璃有限公司,正式進軍光伏玻璃領域。通過自主研發,福萊特成為國內第一家、世界第四家通過瑞士SPF認證的光伏玻璃企業,成功打破了日本旭硝子、英國皮爾金頓等國際巨頭對光伏玻璃在技術和市場方面的壟斷,同時福萊特也實現了國產光伏玻璃從0到1的突破。
掌握核心技術後,福萊特通過資本化與全球化雙輪驅動,迅速擴大規模。2015年11月,福萊特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;2019年2月,福萊特又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,成為嘉興市首家A+H兩地上市的企業。有了資本市場助力,福萊特接連在浙江嘉興、安徽滁州、江蘇南通及越南等地建設生產基地,截至2024年底,福萊特的光伏玻璃日熔化量達1.94萬噸,全球市場份額約30%,穩居行業第二,僅次於信義光能。
過去的2019到2022年,這是屬於福萊特的高光時刻。受益於全球光伏裝機需求爆發,福萊特的營收與利潤持續增長,在2018年時福萊特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30.64億元和4.073億元,到2022年時其營收和凈利潤已經增長至154.6億元和21.23億元,短短几年時間,福萊特的營收和凈利潤都翻了超過5倍。
除了業績增長外,這幾年裡福萊特的技術也有明顯發展,其光伏玻璃產品的厚度從2.5mm降至1.6mm,單位組件玻璃用量下降25%。不過,到2024年,隨著光伏行業「產能過剩時代」到來,福萊特也隨之陷入了周期困境。
資料顯示,2024年全行業的光伏玻璃日熔化量在產產能高達9.52萬噸/日,但由於需求不足,其產能利用率僅有不到80%。伴隨著供給和需求逐漸失衡,光伏玻璃的價格也開始走低,截至當年11月,3.2mm鍍膜光伏玻璃價格為19.5元/平方米,較4月初高點的26.25元/平方米下跌25.7%,受此影響,2024年福萊特實現凈利潤10.07億元,同比大幅下滑63.52%。
熬過至暗時刻
進入2025年後,福萊特的困境有所緩解。
根據最新披露的三季報數據來看,來到三季度後,福萊特的業績有了明顯改善。
具體數據方面,三季度福萊特分別實現營收和凈利潤47.27億元和3.765億元,營收和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0.95%和285.47%,單季度業績「雙增」。
那麼,三季度福萊特的業績探底回升是否可持續?
侃見財經認為,受到了光伏玻璃價格探底回升的影響,預計光伏新周期持續性較好。
相關資料顯示。今年以來,光伏行業在「反內卷」的背景下大力推動行業自律減產,7月光伏玻璃行業冷修產線達7750噸/日,國內在產產能從2024年高點的11.47萬噸/日降至8.9萬噸/日,減產幅度約22.4%。供給端的收縮為價格企穩提供支撐,光伏玻璃價格從7月的底部10元/平方米左右回升至9月的13元/平方米,漲幅約25%,在光伏玻璃價格回升的背景下,福萊特業績回暖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而伴隨著價格回升,在光伏玻璃價格觸底反彈預期的影響下,組件廠商在第三季度集中囤貨。據東吳證券測算,福萊特Q3玻璃出貨量約3.8億平米,環比增長30%—40%,從財報數據來看,三季度福萊特的存貨為12.07億元,和二季度19.58億元的存貨相比明顯減少,短期囤貨行為助推了福萊特業績回升。
從上述分析來看,福萊特業績回升背後是受頭部組件廠商短期囤貨行為的影響,但囤貨完成後,光伏玻璃在需求端壓力其實依舊存在。
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,2025年9月中國單月新增光伏裝機僅9.7GW,同比暴跌53.8%,這主要源於136號文導致的搶裝已短期透支光伏新增裝機需求。交銀國際報告進一步指出,10月以來行業庫存天數已快速反彈至21天,隨著組件客戶消耗囤積的玻璃庫存而減少採購,預計後續庫存仍將持續上升。
從光伏玻璃價格預期來看,根據高盛證券分析,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光伏玻璃價格可能在2025年二季度基礎上再下降20%。
整體來看,雖然三季度業績回升,其中凈利潤同比大幅增長285.47%,但由於光伏玻璃市場供求關係影響,行業壓力依舊存在。對於福萊特來說,目前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,未來隨著新周期的到來,其業績也將持續改善。


